2、 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
材料一:据不完全统计,在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,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余件,然而,该数目充其量只是世界所有私人收藏的十分之一。2003年7月5日,国宝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,将广开国宝回归之路,进一步促成国宝的回归。
材料二:1995年,《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》在罗马外交大会上通过。其中规定:任何因战争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,没有时间限制。1996年中国在签署该公约时声明,保留对历史上被非法掠夺文物的追索权。2000年,一批被八国联军从广州劫掠的瓷器由新西兰追索回国;2006年,八国联军侵华时被作为战利品运到英国的塘沽大钟也回归天津;2003年,兽首在香港拍卖,香港保利集团和澳门商人何鸿燊先后购回圆明园大水法前的虎、猪、猴、牛、马五件青铜兽首并上交国家博物馆。
材料三:2009年又出现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的风波:2月26日凌晨,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,圆明园文物--铜兔首、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以2800万欧元拍得,但蔡铭超“拍而不买”,拒绝付款。对此,网民有如下评论:A开国际玩笑,给中国人丢脸。B.就是该跟蔡铭超学习,发扬爱国精神。C.本来就是借机炒作,炒的好,人才!不过也挺恶心的。D.无论参不参与竞拍,都应该无条件归还中国。
请回答:
(1)依据上述材料分析,我国的文物主要是在那两个时期流失海外的?
(2)从近代文物大量流失到当代文物回归,这说明了什么问题?
(3)谈谈你对材料三反映的事件感受和看法。
(16.0 分)